南通人大:評議監督走實行穩
莊中秋
10月12日,南通市民徐良宏高高興興地從市政務中心“不動產登記”窗口領到了不動產登記證書。他說,以前要跑三個窗口、排三次隊、遞三套材料,現在只要跑一次就能辦好。市國土資源局的辦事效率是這個——他高高翹起大拇指!據市國土資源局介紹,現在全市市民都能享受“一窗式受理”便捷服務,而且登記時間壓縮在5個工作日內辦結,港閘、崇川兩區增設登記服務網點,實現同城多點通辦,辦證服務效率明顯提高。
這些可喜變化來自于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評議動員大會召開之后,市國土資源局未評先改、邊評邊改的主動作為。其他的幾個被評部門也都紛紛行動起來,不少部門的領導班子成員帶隊上門向服務對象征求意見,對發現的問題即知即改。被評部門接受監督的意識越來越強,積極迎評、主動整改成為新常態。今年接受評議的有10個政府組成部門,包括市財政局、人社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衛計委、統計局、質監局、糧食局、行政審批局、氣象局。評議內容突出為民施政、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和廉潔從政情況,促進政府部門更好地服務中心、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推動重點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邁上新臺階。
南通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評議實踐表明,人大常委會通過評議幫助政府部門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推動工作是切實可行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是“實化、強化”人大監督工作的有效舉措。早在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就對福州市開展的評議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開展評議活動是代表表達政見、進行政治參與的一種好形式,也開拓了人大監督工作的新途徑。”好的形式更需要好的實踐探索。換屆以來,新一屆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在認真總結發揚以往評議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評議機制,完善評議方法,實化評議舉措,走出了富有南通特色的評議監督之路。
在凝聚共識中合力推進
南通濱江臨海,靠江靠海靠上海,南通市委作出了“聚力創新,聚焦富民,全面建設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加快建設上海‘北大門’”的戰略部署。目標任務明確以后,關鍵是如何把各級、各部門擰成一股繩,圍繞既定目標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把各項工作有效往前推進。通過人大評議推動政府部門工作成為南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領導班子的共同選擇。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陸志鵬專門聽取評議工作籌備情況匯報,對評議工作提出要求。市長韓立明親自參與被評部門確定工作,常務副市長在評議動員大會上表態發言。在組織推進上,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主任會議多次研究討論,形成評議工作實施方案,報市委同意后實施。市人大常委會專門成立評議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四個評議小組,各組按照實施方案規范有序地推進評議工作。集中評議上合黨委之意,下合群眾之盼,更合人大法定之責,成為黨委、政府和人大共同關注的“交匯點”、領導層面合力牽引的“牛鼻子”。
在深入調研中摸準實情
部門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心中有桿“秤”。當然,代表和群眾也難以對所有部門、所有工作都十分了解。為了使評議之“秤”更精準,南通市人大常委會通過7條途徑開展評議調研:一是8個縣、市、區人大常委會整體聯動,每個縣、市、區人大常委會都要提供評議調研報告;二是在南通的全國、省、市人大代表都要組織參加代表小組活動,對10個被評部門的工作指出問題、提出建議;三是機關作風考核情況和萬人評議被點出的問題;四是被評部門統計數據分析報告;五是法院、市法制辦提供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情況;六是紀委提供的廉潔從政情況;七是在“走幫服”活動中服務企業、扶危濟困情況。
在調研方式上,既“面對面”聽取被評部門的工作報告,又“背靠背”聽取服務對象、下屬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情況反映;既沿著安排線路察看,又堅持隨機抽查;既“請進來”召開各類座談會,又“走下去”登門走訪、征詢意見。清華同方的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我們公司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分公司,但是人大的同志親自登門征求對政府主管部門的意見,我們還是第一次碰到。”通過近兩個月的評議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共發放調查問卷1378份,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95%以上;召開各類座談會42個,梳理出10個部門存在的問題短板162條;市人大代表80%以上參加了代表小組活動,提出了意見、建議564條;被評部門的服務對象和下屬單位共有330多人次參加座談會,提出意見、建議192條。
在“體檢把脈”中開好處方
從本質上講,評議就是人大發動代表和群眾幫助政府部門“照鏡子”、做“體檢”、找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是開展有效評議的前提。在通過7個渠道摸清問題的基礎上,各評議組組長帶隊登門與被評部門進行問題反饋。認為不屬于部門責任的,拿出相關依據;確屬部門責任的,要予以認領,并在評議大會的匯報材料中予以回應。有被評部門的同志說:“問題反饋環節充分體現了市人大對我們的尊重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對于自身存在的問題,我們一定不回避、不推諉!是我們的問題,堅決改正!自覺堅持對人大負責,對代表和群眾負責!”從摸清問題到反饋問題,始終堅持圍繞問題做文章,這是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創新評議監督的精髓所在。在此基礎上,調研報告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為糾正問題、改進工作指明方向、開出處方。
在清單操作中實現“量化”評議
市人大常委會把改革和項目建設中“拉清單”的辦法引入評議中。首先在調研階段,每個小組對每個部門都要進行問卷調查,形成“問卷調查清單”。“問卷清單”主要就依法行政情況、服務基層情況、簡政放權情況、受理投訴舉報情況、機關作風建設情況等8個方面進行滿意度調查,同時就被評部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征集。其次是“問題清單”,在完成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就所有問題進行梳理匯總。再就是“整改清單”,就“問題清單”中列出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方案,包括整改責任人、整改目標、整改完成時限等。“清單方法”使評議在定性評價的同時,做到了實化、細化、量化,使評議工作看得見、摸得著、留得下。
在公開測評中體現評議權威
評議大會先聽被評部門主要負責人口頭匯報,然后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分組審議,在此基礎上全體大會進行滿意度測評。參與測評的主體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測評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檔次。滿意和基本滿意票低于60%的確定為不滿意。有被評部門負責人感慨地說:“對人大評議我們是高度重視,包括評議大會的口頭匯報我們都是精心準備,因為這一環節主要是匯報對存在問題的整改設想,設想不認真、不周全、不到位,代表就會不滿意,就會影響得票數,真的是評出了一身汗!”對測評結果如何處置,直接關系到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南通市人大常委會的處置辦法有三條:一是向市委報告,二是將測評結果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三是將測評結果納入市級機關績效考核體系。這三條非常關鍵,體現的是人大監督的權威和分量。
在狠抓整改中收獲碩果
在整改落實方面強調三條:定方案,明責任,重效果。整改報告要求做到“四個講清楚”:對已經解決的問題,把辦理結果講清楚;對列入計劃解決的問題,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時間講清楚;對列入規劃逐步解決的問題,把目前的困難、解決的思路講清楚;對因為各種原因一時無法解決的,把有關原因和限制因素講清楚。對必須糾正解決的問題要做到“三個不放過”:對評議意見不落實的不放過,對問題整改不到位的不放過,對整改結果不滿意的不放過。為了確保評議工作開花結果,審議整改情況報告是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創新評議監督的又一舉措。根據評議方案的部署要求,經整改仍未解決的,列入下一年度人大監督評議計劃。這是確保評議取得實際效果的頂真舉措,有頂真才能有收獲。
今年開展的集中評議是新一屆南通市人大常委會舉行的首次工作評議。在中共南通市委的領導下,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將在本屆任期內對所有政府組成部門的工作都評議一遍,實現工作評議全覆蓋。
(作者為江蘇省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