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將最美的年華傾注于教書育人;她也是一名人大代表,始終銘記代表職責,不斷學習,深入調研,傾聽群眾聲音,做好“群眾代言人”。她就是吉安市人大代表、永豐縣實驗學校校長劉慧珍。
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將最美的年華傾注于教書育人;她也是一名人大代表,始終銘記代表職責,不斷學習,深入調研,傾聽群眾聲音,做好“群眾代言人”。她就是吉安市人大代表、永豐縣實驗學校校長劉慧珍。
梔子花開香四溢,畢業時節道別離,又到一年的畢業季,從教34年,她將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往人生的下一站。善于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的她,在國家級、省級、市級教學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執行主編的《歐陽修·永遠的課本》、《新小讀者·大語文讀本》、《最美詩歌》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推廣使用。工作經驗《漫游書香百草園》在全省小學語文“文學與教學”主題探討會上進行交流,獲得廣泛好評。
“作為老師,一定要熱衷于孩子們成長的大事小事、煩心事和高興事,從每件事中發現教育的契機和靈感。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喚醒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把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這是她幾十年如一日堅守的教育理念,她不僅自己做到了,也傳遞給了學校的老師們,她所在的永豐縣實驗學校,先后獲得江西省優秀少先隊集體、省中小學平安校園示范學校、省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示范學校、省中小學生“追尋紅色足跡”研學活動先進學校、省教育系統“規范管理年”先進集體、國家級語言文字示范校、江西人民滿意十大品牌小學、吉安市文明單位、吉安市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她個人2000年被評為吉安市首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2012年被評為吉安市第一屆名師,2013年被評為江西省第二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2018年被推薦為省第三期名校長培養人選,2020年被評為吉安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吉安市重視少先隊工作好校長,連續四年被評為縣優秀校長,連續兩年被評為縣優秀教師。她在江西教師網開設名師工作室和工作坊,并四次承擔國培任務。被聘為“國培計劃”——江西省鄉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團隊講師團一線名師,分別于2012、2015、2018年在井岡山大學為“國培計劃”做培訓講座。
從教多年,數不盡的榮譽,她重視的始終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放不下的也是學生的健康成長。34年來,她一直在教學一線擔任教學工作,所教班級班風、學風、教學成績在年級中名列前茅。她堅守教育初心,不斷完善自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政策,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9年2月,劉慧珍當選為吉安市人大代表,從此她肩上多了一份擔當與責任。“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她謹記人民重托,積極深入學生、老師、家長和社區群眾中,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為民代言。
作為從校園里走出來的人大代表,劉慧珍關心著教育的方方面面,她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學校應加強師資配備,尤其是音體美專任教師”的建議,她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強健體魄、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學校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她總是耐心的傾聽教師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看法,理解他們的焦慮,同時也意識到心理問題在當今社會的嚴重性,她提出“每個學校都要配備至少一名專業心理輔導老師”的建議,并呼吁社會各界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她深入社區調研,總會細心詢問群眾們針對教育遇到的種種難題,積極向群眾解答政策疑問的同時,她會收集群眾最關心關切的問題,協助解決并及時向上反映。她提出了“城區學校應遵循點多面廣建設,并且嚴格控制大校額,有利于學生就近入學”的建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新建的二所學校緩解了已有學校的辦學壓力,同時也加緊建設新校區的步伐,以全面解決孩子就近上學難的問題。
立足三尺講臺,無悔四季耕耘,劉慧珍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要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肩負起新時代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時,她積極發揮人大代表橋梁紐帶的作用,不斷提升履職能力,積極深入群眾調研,讓履職盡責更有效、更有力,她積極組織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在全校掀起“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熱潮,將聽民聲、匯民智、聚民心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人大代表新擔當、新形象。